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《尚書》中有句話:“任官惟賢材,左右惟其人”,后人據此引申出“任人唯賢”?!盀檎?,任人為先?!比稳宋ㄙt作為選人用人的標準,深刻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。
任人唯賢,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理念,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選人用人的經驗智慧。不少思想家都將用賢視為國家興衰的關鍵?!墩撜Z》中,仲弓問政,孔子明確說“舉賢才”?!赌印分刑岬?,“國有賢良之士眾,則國家之治厚;賢良之士寡,則國家之治薄”。荀子則認為,“故尊圣者王,貴賢者霸,敬賢者存,慢賢者亡,古今一也”。歷史上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,我國古代留下了文王渭水訪賢、周公吐哺禮賢、蕭何月下追韓信等美談。古人認識到,人才是國家的根本,建功立業、安邦定國必須廣納賢才,選賢任能。
任人唯賢,首先是理解“賢”的意思。在古代,“賢”與“能”意思不同。東漢學者鄭玄注解《周禮》說:“賢,有德行者。能,多才藝者?!彼稳逯祆湓f:“賢,有德者;才,有能者?!痹诠湃丝磥?,賢、能之分即德、才之別。古人對于賢和能、德與才的認識經歷了不斷發展的過程,留下了許多深刻論述?!顿Y治通鑒·周紀》中說:“才者,德之資也;德者,才之帥也?!比稳宋ㄙt,就是既要選拔有賢德之人,又要注重其才干,即任用德才兼備之人。古代選拔人才方法繁多,如孟子主張:“左右皆曰賢,未可也;諸大夫皆曰賢,未可也;國人皆曰賢,然后察之,見賢焉,然后用之?!?/p>
用人以公,方得賢才;公正用人,公在公心。公心,貴在去私,歸根到底是對事業的責任心。有了公心,才能有識人之明、舉賢之膽、容才之量,才能做到唯才是舉、任人唯賢?!秴问洗呵铩分杏涊d了晉國大夫祁奚的故事。晉平公曾問祁奚誰適合任南陽令,他推薦仇人解狐。晉平公又問他誰適合擔任軍事統帥,他推薦了自己兒子祁午,結果都證明祁奚薦人得當。晉平公問:“你為何既舉薦你的仇人,又推薦與你關系密切的人呢?”祁奚答道:“您問的是何人能勝任,并非問及與我的關系呀!”為國家舉薦賢能,必須出于公心,祁奚用能否勝任為標準來舉薦人才,而不考慮與自己的親疏遠近。這種以國家社稷為重、毫無偏私的做法,受到人們贊譽??鬃勇犝f后感嘆:“外舉不避仇,內舉不避子,祁黃羊可謂公矣?!?/p>
德才兼備,方堪重任。中國共產黨善于吸收和借鑒優秀傳統文化中選人用人的經驗智慧,歷來高度重視任人唯賢,強調德才兼備,重視以德為先。在1938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,毛澤東指出,“政治路線確定之后,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”,并提出“才德兼備”的干部標準和“任人唯賢”的干部路線。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提出堅持德才兼備、以德為先、任人唯賢的方針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,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“堅持德才兼備、選賢任能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”。建黨百余年,我們黨帶領人民勝利走過千山萬水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堅持五湖四海、任人唯賢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
功以才成,業由才廣。人才是第一資源。偉大的斗爭,宏偉的事業,迫切需要人才。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,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,真心愛才、悉心育才、傾心引才、精心用才,求賢若渴,不拘一格,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,我們一定能在競爭中贏得優勢、贏得主動、贏得未來。(李志勇)
附件:
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nyqfw@gd.gov.cn
投稿郵箱